电子秤模具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1.数控铣削加工:这是电子秤模具制造中最常用的加工方法之一。通过编写数控程序,控制铣床的刀具按照预定的轨迹对模具坯料进行切削加工,能够正确地加工出模具的型腔、型芯、分型面等复杂形状,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,可加工各种不同硬度的模具材料。
2.电火花加工:对于一些形状复杂、难以用传统切削加工方法完成的模具零件,如具有窄缝、深槽、尖角等特征的部位,电火花加工是一种有效的加工手段。它是利用电极和模具工件之间的脉冲放电产生的高温,使工件材料局部熔化或气化,从而达到去除材料的目的,能加工高硬度、高强度的导电材料。
3.线切割加工:主要用于切割模具的内轮廓、精密小孔以及一些具有特殊形状的零件。其原理是利用移动的细金属丝(电极丝)作为工具电极,在电极丝和工件之间施加脉冲电流,产生电火花腐蚀作用,将工件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,加工精度较高,能达到 ±0.01mm 甚至更高。
4.磨削加工:用于对模具的表面进行精加工,以提高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。包括平面磨削、外圆磨削、内圆磨削等多种方式,可根据模具零件的具体形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磨削方法。例如,平面磨削可用于加工模具的分型面、模板的表面等,使其达到较高的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。
5.钻孔与攻丝加工:在模具上加工各种安装孔、冷却孔、螺纹孔等。钻孔是使用钻头在模具坯料上加工出圆形孔,而攻丝则是在已钻好的孔内加工出螺纹,以便安装螺丝、销钉等零件,确保模具的各个部件能够正确地装配在一起。
6.热处理工艺:为提高模具的硬度、耐磨性、韧性等性能,需要对模具进行热处理。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、回火、渗氮等。淬火能提高模具的硬度和强度,回火可消除淬火应力,提高韧性;渗氮处理能在模具表面形成硬度高、耐磨性好的氮化层,提高模具的耐磨性、抗腐蚀性和脱模性能。
7.表面处理工艺:为进一步提高模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,会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。如镀硬铬,可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,降低摩擦系数,有利于塑件的脱模;镀镍和化学镀能提高模具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。此外,还有氮化、PVD(物理气相沉积)、CVD(化学气相沉积)等表面处理方法,可根据模具的具体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。
8.模具装配工艺:将加工好的各个模具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,形成完整的模具。装配过程中,需要严格控制各个零件的装配精度,如型芯与型腔的配合间隙、顶出机构的运动精度等,确保模具能够正常工作。同时,还需要对模具进行调试和试模,检查模具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。